我院教师参加“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作者:刘向辉 审核:刘立胜 时间:2016-11-29 点击数:
2016年11月25日至28日,由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承办的“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空间拓展与疆域重绘”在厦门大学成功举行。南京大学的王守仁教授、朱刚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金莉教授、中国社科院的盛宁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教授、乔国强教授、复旦大学的张冲教授等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50多位教师参加了此次盛会。我院教师刘向辉应邀参加了本次大会。
大会主要分为主旨发言和小组研讨两大部分。在主旨发言环节,共有8位专家。首先盛宁以《对政治正确的文化批评的再审视》为题目的主旨发言从宏观角度梳理分析了当代美国族裔文学研究跨界研究的现状与前景,以高屋建瓴之势为美国族裔文学研究指引了方向。随后复旦大学的张冲、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虞建华、南京大学的朱雪峰、厦门大学的张龙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乔国强、贵州师范学院的王薇、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潘志明等分别以《超越族裔: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重组芝加哥:拉图尔ANT理论视域下的<克莱伯恩公园>》、《再议作家的族裔身份问题:本质主义与自由选择》、《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研究在中国》、《美国犹太小说的叙事主题与叙事模式》、《美国苗族英语文学中的文化身份认同》、《华裔美国文学中缺位的族裔性》等题目从中观、微观视角阐释了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模式。
小组研讨共分为族裔成长小说研究、华裔文学研究新视野、族裔文学与性别研究、犹太裔文学研究新视野、美国后现代派文学研究、拉美裔文学研究新视野、美国文学理论研究与教学、族裔文学批评理论新动向等20几个小组以及7个专门的研究生论坛。各个分会场不仅都在有限时间内呈现出了自己的学术精髓,而且与他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凝造出浓郁的学术氛围。我院教师刘向辉参与了“华裔文学研究新视野”一组讨论,就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的文学地图与民族记忆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并与其他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获益颇多。
